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5月20日,中国石油首个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并网发电仪式举行,电能公司总经理孙亮、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晓宇出席仪式。

电能公司总经理孙亮表示,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是电能公司与宝石机械共同合作建设的首个示范项目,不仅填补了中国石油在全钒液流储能领域的空白,也将进一步增强油田电网的调节灵活性,有力破解龙一联地区弃风消纳问题,构建起峰谷电价差盈利新模式。同时对于电能公司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储能领域研究、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推动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一直以来,双方秉承红旗共举、责任共担、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深化务实合作,达成了广泛的发展共识。希望双方以本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多领域的战略合作,共同为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曹晓宇在致辞中表示,全钒液流储能示范项目是双方推动各自业务高质量发展、落实合作协议取得的首个重要成果。中国石油首个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并网发电,凝聚了电能公司的辛勤付出,充分体现了电能公司高度的责任感和苦干实干的石油人精神。宝石机械公司将继续组织好专业力量,发挥综合优势,确保项目稳定高效运行。今后,双方必将在智能电网建设、清洁能源发展和多元储能等方面开展更宽领域、更广范围的交流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共同为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全钒液流储能项目由电能公司与宝石机械共同合作,项目投产后,可有效缓解龙一联地区因负荷不足导致的弃风问题,提升绿电消纳能力,进一步发挥“新能源+储能”联合供电稳定作用,切实提升油田电网调节能力,同时可充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差政策,按照“谷时充、峰时放”的方式,通过两充两放实现收益,更为高寒地区全钒液流储能技术应用提供技术储备。电能公司将以本项目并网发电为契机,以“多干活、少睡觉、快马加鞭”的奋进姿态,奋力实现年度目标,推动油田新能源发展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为油田“第二曲线”强势上扬贡献电能担当。
新能源研究开发分公司汇报项目总体情况。供电公司、新能源研究开发分公司领导,西安宝美工业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电能公司机关相关部室负责人,供电公司、新能源研究开发分公司和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并网发电仪式。
关于宝石机械
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宝石机械),始建于1937年,1953年划转石油系统,2002年改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独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86年的发展,宝石机械现已成为集研发、制造、集成、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能源装备企业。
宝石机械本部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成员企业分布在咸阳、成都、西安、北京、广汉等地。下设10个职能处室、3个直属机构、16个二级单位,员工总数5200余人,主要生产设备3500余台(套),总占地面积250万平方米。
据悉,近年来,宝石机械正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持续加大氢能装备、储能装备、微电网等科技攻关与市场开拓,正全力打造“氢、储、微电网”新能源产业生态。以智慧能源应用场景创造牵引需求,推动新能源技术高端化、产业生态化、应用场景化,探索以新能源综合应用场景和实现路径,形成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坚持“低碳、低价、低耗能”,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2023年5月24日,中国石油首套1200标方碱性水电解槽成功下线;2023年8月,成套制氢系统完成厂内总装联调及运行试验,发往新疆吐哈油田;9月26日在吐哈油田顺利投运,系统连续稳定运行至今,中国石油成功打通绿电制氢供氢用氢全流程。
宝石机械积极拓展新能源技术在石油行业的场景应用,拥有钻井储能解决方案、电驱压裂储能解决方案和油气田多能互补解决方案。首次将混合储能综合应用技术引入钻采领域,建成全球首台钻井混合动力系统,钻井储能产品已在渤海钻探、大庆钻探、西部钻探、长城钻探、阿布扎比石油公司等国内外钻井公司实现批量化应用,包括混合储能和电化学储能多种型式。
宝石机械提供飞轮与电化学混合储能装置、化学储能装置;2016年研发成功飞轮储能装置,2021年研发混合储能装置,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同时宝石机械与大连融科联合研发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的安全性高、容量大、储能时间长的全钒液流储能系统。
2023年10月,宝石机械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大连融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促进新型钻井储能设备、工艺在油田钻完井、油气采收领域、海洋工程装备等方面推广应用,通过技术合作、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节能、高效的油气装备。
在宝石机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忽宝民,公司总经理张福,大连融科董事长刘延辉的共同见证下,宝石机械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曹晓宇,西安宝美公司总经理张志伟,分别与大连融科区域市场总监杨旭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联合研发协议》。
在座谈交流时,大连融科介绍了企业及产品有关情况。双方就下一步深度合作达成共识。
忽宝民表示,宝石机械高度重视新能源业务发展,此次合作正当其时,为未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希望在合作中坚持“技术领先”战略,充分发挥大连融科在钒液流电池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宝石机械在钻井、压裂和油田新能源方面的储能变流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及总集成技术优势,紧盯市场,抢抓机遇,有所作为,进一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延伸阅读1:
2023年12月,星辰新能宣布,获得产投方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 (简称“昆仑资本”)和河南省新材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注资。
在这一众投资者中,中石油的光环尤为耀眼。虽然星辰新能是中石油首次押注的液流储能项目,但其已在储能领域多有布局。
官网资料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企业,作为一家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油气投资业务。2022年,其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三,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居第四。
如今,这家传统油气航空母舰正加速驶向绿色低碳新航道,力争到2035年新能源与油、气三足鼎立。
一方面,中石油大力推进风光基地化开发,地方油田公司多个基地绿电突破1亿千瓦时。
另一方面,以资本平台为抓手,中石油通过投资参与了如火如荼的新能源革命进程。
作为中石油的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昆仑资本成立于2021年6月28日,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海南省海口市江东新区兴洋大道,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和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中油资本)共同出资组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一级企业十家专业公司之一。
昆仑资本以促进主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职责使命,采用“基金+直投”模式,重点投资布局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CCS/CCUS等新技术,致力于成为能源创新领域的世界一流产业投资者。
延伸阅读2:
中国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攻关多项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技术
“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直属研究院所、装备制造企业陆续开展电化学储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超前技术储备研究,积累多项材料开发、装备制造等关键技术。
针对长时、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工程材料研究院聚焦核心材料改性提升、流场结构设计优化、组装密封技术突破和储能电堆系统集成:
开发出硫酸+氟硼酸+甲基磺酸+添加剂(H2SO4+HBF4+CH3SO3H+D-山梨醇)组成的高稳定性和宽温域混酸电解液体系,经组分优化,使用温度范围拓展至-20~50℃;
制备出石墨烯和生物质电催化剂(氮掺杂炭黑离子)两级修饰的多功能化石墨毡复合电极(N-CB-G-GF),显著提升了纤维表面浸润性、电化学反应比表面积(>43.28㎡/g)和氧化还原可逆活性,200mA/c㎡电流密度下电池充放电获得库伦效率96.5%、电压效率88%和能量效率85%;
同时,工程材料研究院采用平面热熔和激光焊接密封技术组合,保证了电堆的内外密封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基于以上材料改性和技术攻关,工程材料研究院自主设计集成出500W/1000Wh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在150mA/c㎡电流密度下充放电获得库伦效率90.4%、电压效率88%和能量效率81%。拟建设10kW/10k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配套BMS和PCS等监控、调度和安防设备)与60kW光伏配套构建光储一体化微网示范系统,综合验证和评估全钒液流电池配储运行性能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