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珂,彭妍妍,袁涵,于经尧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摘要:固体生物燃料作为一种低碳能源,在热值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是一种非常有潜质的煤的替代能源。目前国内固体生物燃料交易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进行固体生物燃料商品交易的时候没有形成行业内达成共识的统一的分等分级标准,造成定价混乱,交易成本高,不利于行业发展。本文通过对ISO 17225系列产品分等分级标准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探讨今后能够产出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且能对产品交易起到促进作用的产品分等分级方法的改进方向。
0前言
目前我国固体生物燃料交易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进行固体生物燃料商品交易的时候没有形成行业内能够达成共识的统一的分等分级标准,造成定价混乱,交易成本高,不利于行业发展。统一的市场呼唤统一的标准,而产品的分等分级则是交易市场独有的语言。一套分级方式科学合理、各方认可的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可以极大提高市场效率,促进行业发展,对于我国固体生物燃料市场这种尚处于建构中的交易市场来说尤为如此。固体生物燃料产品分等分级标准旨在构建交易市场中的秩序,使产品的质量评判有所依据,即在交易市场中提供一个评判产品质量的法理型权威,作为市场机制的组成部分。而评判一部或一套固体生物燃料分等分级标准的优劣,或者制定一部或一套固体生物燃料产品分等分级标准,也要遵循这个方向。
1 ISO 17225系列固体生物燃料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及指标体系
依托北欧及全球其他地区较为完善的固体生物燃料交易市场,ISO/T C238固体生物燃料(Solid biofuels)标委会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通过制定完善ISO 17225系列标准[1-9]构建其固体生物燃料分级语言体系。ISO 17225系列的目标是为固体生物燃料提供明确的分类原则,促进生物燃料有效贸易,使买卖双方能够很好地相互理解和对话,并成为与设备制造商沟通的工具。ISO 还意在通过该系列促进监管的许可程序和报告等的相关效率。该系列标准构建的分级体系已经全面运用于该标委会制定的其他标准及技术资料中。仅2021年,该系列就有7部标准发布了最新修订版本,可见产品分等分级是目前ISO/T C238的一个工作重心,ISO 17225系列标准目前情况见表1。

目前ISO 17225系列的九个标准的范围和对象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固体生物燃料形式和来源。ISO 17225-1作为该系列汇总的一般要求,对于不同形态的固体生物燃料指标勾出了一套坐标系,对不同来源和形式的固体生物燃料性质和组分的指标的细致分级。ISO 17225-2至ISO 17225-9标准则给出了商品层面的最终分级。在运用17225系列标准对商品进行分级时,简单来说,先根据测定值在ISO 17225-1中找到本产品种类(团块、颗粒、锯末等,即表2的纵向表头)的指标(含水量、灰分等,即表2的横向表头)分级(M10,A0.5等),再在ISO 17225-2至ISO 17225-9中对应的标准中找到本产品种类的分级结果。例如,根据ISO 17225-2,木质颗粒满足含水量M10,灰分A1.0等标准可分为I1级。
目前这一套ISO 的产品分级语言体系已贯穿TC238的全部标准制定版图中,在其他标准中指代不同级别的产品都使用ISO 17225系列的这一套指标体系,即在标委会内部已经开始发挥作为一套产品分等分级标准的使命——勾勒指征框架。ISO/T C238在制定标准时,一直将全球的实际市场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这套分级体系也是在对全球不同市场的实际状况做了调研后,制定的对于目前的全球固体生物燃料市场较为科学和便捷的分级方式。表2展示了ISO 17225-1中的部分规格分级框架,表3展示了ISO 17225-2至ISO 17225-9中产品分等分级框架。


2 NB/T 34024-2015《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分级》分等分级指标体系情况
2015年发布实施的NB/T 34024-2015《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分级》[10]规定了农业或混合生物质块状燃料、农业或混合生物质颗粒燃料、林业生物质块状燃料的分级指标。作为质量分级标准,其核心逻辑与ISO 17225系列标准一致,即将产品特质拆解成尺寸、密度、全水分、灰分、含硫量、含氮量、机械耐久性、细小颗粒量等特质,对这些特质进行分级(见表4),再将这些特质重新组合成产品的等级(见表5)。例如,对于农业或混合生物质块状燃料来说,满足密度大于等于1100kg/m³、机械耐久性大于等于97.5%、全水分小于等于10%、灰分小于等于6%、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小于等于14.6MJ/kg、氮含量小于等于1.0%、硫含量小于等于0.1%、氯含量小于0.2%等条件,即可判定为1级产品。
NB/T 34024-2015中规格分级框架见表4,产品分等分级框架见表5。NB/T 34024-2015在篇幅上与ISO 17225相差甚大。ISO 17225系列中ISO 17225-1整部标准都是在讲不同种类的产品规格(见表2),而ISO 17225-2至ISO 17225-9则在每部标准中各给出了一类产品的分等分级方法(见表3);NB/T 34024-2015将规格和产品等级内容包含在一部标准中,产品种类和指标较为简单,但其对于产品材质的区分简单分为农业或混合生物质块状燃料、农业或混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和林业生物质块状燃料,无法满足在市场发展中产生的更精细化的产品分类要求。


3 NB/T 2909-2016《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质量分级》分等分级指标体系情况
2016年发布实施的NB/T 2909-2016《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质量分级》[11]与NB/T 34024-2015虽然是两部标准,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实质性的区别或改进,NB/T 2909-2016中对于规格的指标与NB/T 34024-2015完全相同,分等分级中的产品种类则与NB/T 34024-2015略有不同,分为木质块(棒)状燃料、木质生物质颗粒燃料、非木质块(棒)状燃料、非木质生物质颗粒燃料,实际上仅将NB/T 34024-2015农业或混合生物质块状燃料、农业或混合生物质颗粒燃料、林业生物质块状燃料的分类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替换和扩充,这种分类方式同样过于含混,不利于精细化的产品交易。NB/T 2909-2016中产品分等分级框架见表6。

在对于等级的标注上,NB/T 2909-2016借鉴了国际通行的分类标注方法,木质块(棒)状燃料和木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分类为A1、A2、A3三级质量依次递减,非木质块(棒)状燃料和非木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分类为B1、B2、B3三级质量依次递减,这样的标注方式更具规范性和指征性,如果在原分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种类扩充,也更便捷,分为C1、C2、C3,D1、D2、D3等依次往下顺延即可,每一类产品均有特定的英文字母指代,更简明和规范。
4结语
固体生物燃料产品分等分级标准是产品交易市场秩序的构建,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找到简明易操作的路径将产品的特质与分级联系在一起,指征和勾勒分级,是其最原始而本质的功能和使命。通过对ISO 17225系列固体生物燃料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及NB/T 34024-2015、NB/T 2909-2016等国内外固体生物燃料产品分等分级标准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分级标准较为简单,产品种类划分还无法深入满足实际商品交易中对商品的界定需求,仅就产品分类而言,NB/T 34024-2015的种类划分为农业或混合生物质块状燃料、农业或混合生物质颗粒燃料、林业生物质块状燃料三种,而ISO 17225中的产品分类则达到8种之多,分为团块、颗粒、原木和木柴、锯末等。这样的分类对于标准使用者——市场交易主体来说更直观,也就更容易“对号入座”,所以标准并没有因篇幅量大而变得繁琐,反而因其直观具体的分类而更具可操作性。在编制背景上,ISO 17225系列标准主要依托北欧等历史悠久,成熟的交易市场实践经验,目标使用者也是更为成熟的市场中的交易者,因此虽然产品分类全面,但是对于我国交易市场的适用性还需进一步论证。NB/T 34024-2015和NB/T 2909-2016分别作为能源口和农业口的行业标准,因应政策的色彩过于浓厚,市场实践根基底蕴不足,且没有作为两部独立标准的本质区别。未来应考虑在我国实际应用的基础上部分转化ISO 17225系列的内容和框架,借鉴国际先进细致的分级框架,填入大量生动现实的我国生产交易实践,不断打磨出能够高效行使指征和勾勒分级功能,简明好用的固体生物燃料分等分级标准。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和反复磨合,但这也正是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责任和素养。
 |